【新闻点评】劈价「假执笠」 实惠「真搏命」

51cml 生活百科 426 0

【新闻点评】劈价「假执笠」 实惠「真搏命」-第1张图片-51cml百科资讯

实惠昨天凌晨分店贴上「最后今天」的字样,惹来「执笠」疑云,相隔九小时,再发帖文宣告「旧价已成过去,今天起突破新价」。(网上图片)

「多谢各位多年支持」,老牌家俬店集团「实惠」(Pricerite)在社交媒体发出这个帖子,一石激起千重浪。暂时来看,此举纯属该集团「劈价」促销伎俩。但实际上,受到淘宝网购及楼市低迷打击,实惠业绩持续亏损,毕竟现时顾客很易买到「超平」货色,单凭「价格实惠」已经不够吸引力。当然,实惠近年亦积极求变,「识玩」社交网络正是其最新营销特色之一。此外,该集团这次宣告「全面降价23%」,尝试收窄与「淘宝货」及「深圳家俬」的价格差距,实属破釜沉舟「搏命」之举。

全面降价抵御淘宝网购

话说实惠昨天凌晨零时在Facebook发帖,全帖只有「多谢各位多年支持」8只大字;在目前「执笠潮」气氛下,结合该集团近月有多家分店结业,不少人担心该老字号「全线执笠」。不过,相隔9小时,实惠昨晨再在fb出post,宣告「旧价已成过去,今天起突破新价」。该帖表示,在充满挑战的时代,「实惠坚定地与香港人携手同行,共渡时艰」,逾7500款货品全面降价,最高及平均减幅分别达56%和23%。

实惠由本港「零售奇才」林志诚于1986年创办(他当时仅33岁),至今拥有38年历史。值得一提的是,宜家(IKEA)虽然早于七十年代中期已来港开店,但初期分店数量有限,市面上的连锁品牌家俬店绝无仅有。在此背景下,实惠定位为「港产宜家」,同样走廉价路线,名副其实标榜「价钱实惠」。有别于IKEA经营少数大型旗舰店,实惠的门店面积相对较细,却遍布港九新界各区,专攻街坊生意。

适逢自八十年代起,大量公共屋邨以及沙田第一城、淘大花园等主打中小户型的私人屋苑陆续落成,很多市民从板间房「升呢」入住独立单位,有需要购买基本家具,但他们预算有限,没条件订造家俬或者帮衬跑马地高级家品店。实惠正好瞄準这批客户需求,提供「悭位」兼「悭钱」的家俬选择。

成功捕捉市场浪潮,实惠于高峰期在港九新界经营近50家分店,版图远超IKEA,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大众化家俬店品牌,并于1994年登陆联交所IPO。但本港经济在1997年后陷入多年低潮,实惠也难免亏损。到2001年,林志诚以约1.5亿元把实惠控股权售予另一商人关百豪旗下的时富集团(1049.HK)。

近年来,淘宝网购及「北上买家俬」日益流行,价格普遍比IKEA和实惠都更低廉,导致后两者的「平价优势」大受削弱。更甚者,楼市成交量自2021年起深陷低迷,「搬屋」及「买家俬」需求也受拖累。儘管「高才通」等内地来港人士为楼市带来一定支撑,但他们大多租屋住,加以对实惠品牌认知度不高,相反很熟悉内地消费市场,通常会「上淘宝」或「返深圳」添置几件廉价家具。

【新闻点评】劈价「假执笠」 实惠「真搏命」-第2张图片-51cml百科资讯

【新闻点评】劈价「假执笠」 实惠「真搏命」-第3张图片-51cml百科资讯

不排除一些本地(例如HKTVmall)或外來(阿里、京東等)的電商集團或會看到實惠的潛在價值,試圖併購以創造協同效益。不排除一些本地(例如HKTVmall)或外来(阿里、京东等)的电商集团或会看到实惠的潜在价值,试图併购以创造协同效益。 (VCG via Getty Images)

生意长蚀搵出路「博收购」

有零售业人士估计,对时富集团来说,实惠这盘「持续蚀钱生意」的其中一条潜在出路,可能是「博收购」。毕竟在Omni-channel全渠道零售趋势下,实惠的老字号品牌、实体店版图、採购网络及物流体系仍具有一定价值;尤其是不少顾客选购家俬始终喜欢「看到」及「摸到」实物,实体店的功能暂时难被完全替代。由此角度看,不排除一些本地(例如HKTVmall)或外来(阿里、京东等)的电商集团或会看到实惠的潜在价值,试图併购以创造协同效益。

无论如何,在全港「执笠潮」气氛下,大多数市民都不想见到再有老字号倒下,但愿实惠这次背城借一「劈价求存」能够奏效,且看该集团「小编」几时会带来好消息。

热门新闻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